意大利人里卡尔多·夏伊(Riccardo Chailly)也是我长期喜爱的指挥大师。他1982年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与阿格里奇合作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《第三钢琴协奏曲》和柴可夫斯基《第一钢琴协奏曲》现场录音,成为留声机2008年百年百张经典唱片之一。他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的马勒全集也备受好评。这两套专辑都是我车上乐库的保留音乐,听了很多次,屡听不厌。
此次夏伊率领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亲临深圳音乐厅演出,可谓今年深圳最令人期待的音乐盛事之一。而10月19日晚的音乐会也不负众望,让听众领略到风格独特而情绪饱满的夏伊,及其堪称精英大本营的琉森音乐节乐团的精彩演出,特别是年轻钢琴家亚历山大·马洛菲耶夫(Alexander Malofeev)的震撼表现。
上半场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《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》(简称“拉三”),即前面提到的夏伊不到30岁时指挥同样神童出身的女钢琴家阿格里奇演奏的曲目之一。
此次与他合作的俄罗斯钢琴家马洛菲耶夫,2001年出生,已获奖无数,且几乎在全球所有著名音乐厅演出过,所到之处,好评如潮。俄罗斯不愧为盛产钢琴大师的民族。
一头金发的马洛菲耶夫,高挑瘦削,手指修长,看上去还有点稚嫩羞涩。他落座后将琴凳调低,迅速进入状态。面对即将开始的被称为最难钢琴曲之一的“拉三”的挑战,他显得轻松自如。
弦乐器除贝司外全部加上弱音器的伤感而短暂的前奏,引出他优美的第一主题,中规中矩。但随着音乐的发展,他的情感愈加丰富,技巧令人信服。腮部肌肉的有时跳动和偶尔发出的微笑,都显示他已完全进入了自己的音乐世界。
大约从第8分钟起,他和乐队一同进入第一个高潮时,其冲动的情绪伴随双手巨大的爆发力,与亢奋的乐队密切配合,完美地满足了我对此曲的期待。
而在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,他选择了最艰难的版本,里面包含了全曲最复杂的和声和最高深的技巧。他纵横捭阖,大起大落,弹得酣畅淋漓,用力时数次从座椅上弹起。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层次展现,很难想象是一位18岁青年在演奏,一些段落听得我惊心动魄。无数次现场听“拉三”,这次可以说是最震撼的一次。
夏伊显然是乐队调控的高手。“拉三”配器的一个特点是,弦乐多数时间都用了弱音器,以表达黯淡忧郁的色调,这在其他钢琴协奏曲中是罕见的。
夏伊则扩大了乐队的起伏空间和动态对比,弱处愈弱,强时恒强。这给了钢琴更多的表现余地,也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。听起来与他38年前和阿格里奇的合作是有较大不同的。
马洛菲耶夫谢幕时又回到略显羞涩的大男孩状态。他多次上台而听众欲罢不能,于是加演一曲。这回是普罗科菲耶夫的《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》,格调铿锵,应该是乐曲的第三乐章。
下半场是柴可夫斯基的《第四交响曲》(简称“柴四”)。这也是老柴充满悲剧色彩的“命运三部曲”的起始之作,备受乐迷喜爱。
而夏伊此次率领的音乐节乐团虽是临时组建,乐手却都是世界各地名团的首席或骨干,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。这样的乐团经阿巴多多年调教,又在夏伊手上磨合数年,俨然世界一流。当晚演奏的“柴四”,果然听了颇感满足。
“柴四”是三部曲中对铜管要求最高的作品。当晚的小号表现尤其出色,从第一乐章开始的凄厉激越,到最后一章的热情高亢,小号声部都当之无愧地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。圆号也很重要,虽然第一乐章开始不久出现一个小破音,但总体表现良好。
首席单簧管和首席长笛则是木管声部的典范。单簧管在“柴四”中常有突出的戏剧效果,难以为听众忽略。第三乐章是著名的弦乐拨弦演奏篇章,乐队到位地表现出这段旋律神秘、幽默、俏皮的独特色彩。指挥夏伊则一如既往地努力营造出强大的音乐动态。
在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,乐队加演了“柴四”第四乐章最后的段落。最后一个乐句,夏伊调皮地放弃了指挥而“躲”在乐队首席身后,事实上由首席带领乐队完成了全曲。
演出完毕后,乐队成员拥抱离席,这也是音乐节乐队演出时的常见景象。他们毕竟是临时组合,最终要回到各自所在的乐团。大厅外面,人们则已排成长队,等候未来的钢琴大师签名。
(音乐会现场照片由韩墨拍摄)
该篇乐评仅代表作者个人,不代表深圳音乐厅观点。